close




又到了美麗的桐花季
然而最近的天氣真是異常
白天天氣晴朗
深夜下著傾盆大雨
影響了油桐花較晚開
趁著假日還沒下雨前
出門晃晃尋找桐花的蹤跡
來到
龍潭小粗坑古道


「粗坑」原是此地小溪的名字
主流稱為大粗坑
支流稱為小粗坑
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沿著小粗坑溪溯溪而上的小徑
當時是一條牛車道
據說可直達石門水庫
早年這條路是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運送物資出入的必經之路




古道範圍不大
從入口處客家伯公廟一直走到石門山與粗坑山登山口
來回全程約1.5小時 附近有家粗坑窯餐廳
沿途種有許多油桐樹
隨處可見桐花飄落地面、水面令人驚豔

停好車後有片綠油油茶園迎接我們




沿著小路走都有指標
我們來早了
桐花季還沒開始呢~
4/28~5/13
山頭只隱約的看見幾棵桐花樹盛開



要開始爬山囉~
這裡的山路小又崎嶇不平都是石子
由於幾天的大雨過後
長了青苔的石頭更濕滑
來這裡的朋友要特別小心
建議穿著運動鞋比較好行走、安全


抱著期待的心情往上走
沿途只看見稀稀落落的桐花
倒是很多盛開的曼陀羅花
看了格友的文章
才知曼陀羅花整株都有毒
千萬不要去碰觸它喔~



山路越高越陡
約半個小時終於來到了平台
再往上可前往石門山
山路更陡有難度雖有拉繩
但拉拉不想走了
衣服也已濕透了
就在這休憩一下再下山



飄落小溪中的桐花也很美


很多賞桐遊客和拉拉一樣
有點失望
爬得這麼累
卻沒看到桐花雪
但換個角度想
爬山運動流流汗
對身體也有益啊 
下山時有兩位好心人排了桐花愛心
讓大家拍拍照 也算是有賞到桐花
謝謝他們唷!!



離開小粗坑後
順路想到三坑老街逛逛
正沿著指標在找尋入口時
卻瞥見往石門水庫中、高線收費站的道路兩旁
轉角遇到桐花
一整排的油桐花正盛開
桐花隨風緩緩飄落
地面似覆蓋著薄雪
哈~好開心~
趕快下車拍照趣


桐花每個角度看都好美
還有好多花苞
綻放時一定更加美麗



拍完桐花
天色變得陰暗又要下雨了
我們趕快到三坑老街吧!



三坑老街
以前在大漢溪河道水深時
船隻可以航行到三坑
因此三坑是早年客家族群貨品的集散中心
不論是關西、竹東
還是新埔、楊梅、湖口的貨物都會利用三做為中繼站
讓三坑老街成為
有名的老街之一
而有龍潭第一街之名
雖然街道並不長
至今還可以在不很明顯的地方看得出
店家的經濟實力
三坑老街
的建築屬於通廊式街屋
兩家共用一道牆
以紅磚建造的屋柱
不同的柱珠
平頂的廊道頂
木質的屋樑
是三坑老街建築的特色




最為特別的就是「黑白洗」的洗衣場所
黑白洗位於三坑老街的起點
因清徹泉水與混濁的水庫漏水混合而得此名
是早期民眾不可或缺的洗衣場



三坑百年老街中有著濃厚的客家文化
現今老街內的店舖已重新開張
有許多客家傳統物品與美食
像是南瓜飯、菜包、板條以及客家風味的蘿蔔糕等

街道上第一家阿香菜包
聽說要拿號碼牌
滿是人潮等著菜包出爐
生意真是好




順著街道逛到底
有間廟宇-
永福宮
是社區的信仰中心
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
現在有風景優美的自行車道
遊三坑老街不只是人文及建築
還多了一項休閒娛樂



回程時這家賣的蘿蔔絲菜包很吸引我
可是肚子不餓
也就沒買來品嚐
不過這是三坑老街的客家美食
應該是相當美味的



這天的景點都是首次造訪
爬山又逛老街
算是很豐富的龍潭半日遊
心情輕鬆又愉快~



小粗坑古道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高平村粗坑2鄰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北二高在龍潭交流道下往龍潭方向
左轉台3線往龍潭市區方向
見台3乙線左轉
10公里處右轉進入鄉道
(會有指示往崑崙藥用植物園)
進去後走約半公里見岔路
走左邊約200公尺
即看到小粗坑步道入口

停車:路邊停車

 

三坑老街
交通資訊:
北上:
北二高由龍潭交流道下往石門水庫方向
一直進台3乙線中正路三坑段後
約6公里處即可看到三坑老街
續前行約1公里右邊即可到達三坑老街指標
 
南下:
由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石門水庫方向
再右轉走台3線往員樹林方向
一直走接台3乙線走中正路三坑段後
接石門路約6公里處
即可看到三坑老街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拉拉 的頭像
    拉拉

    拉拉の生活札記

    拉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